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

土壤仪器|植物仪器|种子仪器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位种粮大户的施肥“三变”
新闻中心
一位种粮大户的施肥“三变”
发布时间:2017-10-26        浏览次数:26        返回列表
4月10日,中原大地飘起蒙蒙细雨,田地里处在拔节抽穗期的小麦长势正旺。在河南省延津县司寨乡平陵村,种粮大户张文明正紧张地组织村民领取由县农业局发放的小麦叶面喷施肥。“这几天天气不太好,趁闲时赶紧把喷施肥发给农户,等天晴了就开始往麦田里喷洒。”他一边忙着一边说。
如今,在河南,随着测土配方、叶面喷施等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由于产量和种植效益不断提升,农民学习科学施肥技术的热情高涨起来。
一变:由盲目施肥变为测土配方施肥
在虞城县站集乡,记者见到了兴龙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合军,今年老卢种了3000多亩地,除去700亩中药材,其余全部是小麦。为了实现小麦增产,卢合军不断尝试土地深耕深松、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小麦长得好不好,施肥很重要。”他告诉记者,以前种地有些盲目,不懂得在施肥上节省,现在测土配方后都是批量买回氮磷钾等肥料,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大田需要配制成配方肥,这样每亩不仅能节约20多元,还增产10%左右。
种了半辈子地的黄国兴对土地很有感情,每天守着自己的80多亩地研究如何能让庄稼高产。在滑县,当记者问起啥是测土配方施肥时,他顺口说出,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按照专家诊断,开出麦田肥方、按方需求配肥,总之就是合理施肥。“今年小麦种植有点密了,为让麦秆长得壮一些、防止倒伏,前段时间刚施过一次高氮复合肥。”他感慨道,现在种地一方面靠种植经验,另一方面要听农技专家的指导,施肥要讲究科学精准。
俗语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张文明真正体会到了科学施肥对作物增产的重要性。“以前干生产队的时候,小麦产量真是不高,后来慢慢地通过种子改良、肥料施用,产量才稳步增加。”今年66岁的老张回忆着,“后来又发现肥料并不是用得越多,产量就越高,通过几十年种植经验得出,只有科学施肥才能当了庄稼的家。”
在息县白店镇时楼村,创新家庭农场负责人、种粮大户张德正忙着培育水稻秧苗。“我一直在教村民科学种田,施肥要测土配方,扭转他们‘种田多施肥,多高产’的认识误区,让他们知道科学施肥不仅高产还能省钱。”张德认为,农民挣钱了、增产增效了,才能解决有地没人种的现象。在息县,由于近年来粮食价格下跌,种粮有的赔了钱,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农田搁荒的现象。
二变:由人工施肥变为种肥同播、机撒施肥
对种粮大户而言,机械化作业是提高效率的关键一环。“以前施肥都是用手在田间撒,现在有了撒肥器就轻松多了,一天一个人能干几十亩,是人工撒肥效率的5倍以上。”卢合军介绍,设备通过电动旋转来撒施,省时省力更省工,还可以科学设置行距,比人工撒得更精准,也更均匀,真正实现了科学高效。
“以前,发现小麦有弱苗时,都是提着半袋子化肥在地里撒,忙活一天,累得不轻,还干不了几亩。”如今,黄国兴轻松多了,种小麦用的是种肥同播,小麦春季返青时长势好,即便有些地块出现了弱苗现象,通过撒肥器也能短时间内把肥料撒到田间,既不受天气影响,肥料又不与手直接接触,更加方便卫生。
在项城市高寺镇楼堤村,当地小麦的长势非常好,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件大喜事。“今年全村的小麦在播种时基本实现了种肥同播,播下了缓释肥,从小麦返青到现在长势都很好。”楼堤村种粮大户邵迎奎介绍,去年小麦播种期间村里统一采购了一批化肥,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种肥同播,今年看到长势旺盛的小麦,几乎没有村民再对小麦进行人工追肥了。
由人工施肥变为种肥同播、机撒施肥是农业生产的一大提升,并很快得到普及。“肥料深施覆土既能有效地减少养分挥发与流失,又能保证苗期养分的足量供应形成壮苗,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还达到增产效果;机撒均匀施肥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作物抗逆性和产品品质,提高了土壤活力。”卢合军介绍。